為進一步宣傳普及電信網絡詐騙防范知識,提升群眾的反詐防騙意識,聯動各方力量共同推進電信網絡詐騙打擊治理工作。2021年6月,公安部推出國家反詐中心app。國家反詐中心是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合成作戰平臺,集資源整合、情報研判、偵查指揮為一體,在打擊、防范、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等新型違法犯罪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020年,以電信網絡詐騙為代表的新型網絡違法犯罪形勢嚴峻復雜,發案數仍在高位運行,騙術手法翻新極快、隱蔽性更強,嚴重侵犯人民群眾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已成為影響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突出問題。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治理實踐證明,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是可防性犯罪,宣傳防范是壓降發案的重要手段。2020年貸款詐騙、刷單詐騙、冒充客服詐騙、殺豬盤詐騙等四類案件多發高發,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為此,國家反詐中心組建工作專班,開展集群戰役,實施集中打擊整治。作為國家反詐中心的權威發布平臺,官方政務號是公安部認真踐行網上群眾路線,進一步密切聯系群眾、發好公安聲音、推動公安機關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
國家反詐中心官方政務號將采取民警宣講、警民互動、網絡情景劇、公益宣傳片、抓捕實錄等多種形式,常態化更新宣傳內容,及時發布防騙預警,將陸續發布系列情景短片,揭批近來高發的網絡貸款、網絡刷單、“殺豬盤”、冒充客服退款、假冒熟人、冒充“公檢法”、“薦股”、虛假購物、注銷“校園貸”、買賣游戲幣等十大詐騙類型。
相關案例——出售4張銀行卡“天之驕子”被判刑
21歲張文(化名)是太原某大學在校學生。張文看到網上有人以每張500元的價格收購銀行卡,這對于處在求學階段又沒有收入來源的張文來說,無疑是筆可觀的收入。張文拿著自己身份證,去銀行辦了4張銀行卡。轉手交易后,他獲得了對方支付的2000元。事情發展至此,張文都沒有覺得此事有任何問題。直至一年后,警方某天突然將其刑事拘留,原因是,犯罪分子將張文的銀行卡用于電信詐騙。鑒于上述情況,法院依法判處張文犯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刑期為有期徒刑1年。
“這個孩子平時學習挺努力,家里也是省吃儉用供他上學,眼瞅著家里能出個大學生,誰能想突然變成了這樣?!本教岬綇埼臅r,語氣里帶著惋惜:“平日里大家提起電信詐騙都恨得牙癢癢,但很少有人會把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與在校大學生畫等號。但現實的情況就擺在眼前,容不得我們不信?!?/span>
像太原張文一樣,因“兩卡”犯罪而斷送大好前程的在校大學生,遠比大家想象中要多。6月23日,最高檢及教育部發布了一批在校學生涉“兩卡”犯罪的典型案例。全國多地的高校中均發生相關案件,其中不乏名牌大學。
1998年出生的涂某通是某大學的一名在讀生。2018年起,他發現了一條“不同尋常”的財路:收購銀行卡,再將銀行卡提供給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的“上家”。于是,涂某通先是收購了在某職業技術學校就讀的萬某玲的3套銀行卡,后勸說萬某玲加入自己的“販卡行動”。于是,一條灰色產業鏈就此形成。萬某玲尋找“卡主”,將銀行卡收購交予涂某通,涂某通再將銀行卡出售給他人,他人再用于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
法院審理查明,共有21名電信網絡詐騙被害人向萬某玲所出售的銀行卡內轉賬,共計207萬余元,涂某通和萬某玲均獲刑。
法律法規
詐騙法律規定有:
1、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2、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3、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4、其他規定。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防范詐騙小知識
1、防火防盜防詐騙,不理不踩不給錢。
2、通訊網絡騙子不少,寄錢匯款確認為好。
3、防范詐騙人人參與,和諧社會個個受益。
4、提防非法假網銀,登錄網址記清楚。
5、幸福平安中國夢,防范詐騙全民行。
6、短信詐騙花樣多,不予理踩準沒錯。
7、愚耗傳來勿慌張,三思確認防被欺。
8、大吉大利:莫信天上掉餡餅,財富雙手來創造。
9、不明電話及時掛,可疑短信不要回。
10、守法者暢行天下,失信者寸步難行。
11、隔屏如隔山,安知面前是虎狼。
12、要讓自己的錢不受損失,就要讓自己的腦保持清醒
13、繃緊防范之弦,遠離詐騙之害。
14、電信欠費要核實,大額匯款要當心。
15、嚴厲打擊詐騙犯罪,維護社會誠信體系。
16、積極提供犯罪線索,嚴厲打擊電信詐騙犯罪。
17、電信詐騙不難防,不給不要不上當。
18、短信詐騙手段多,身份信息需保密。
19、虛擬電話設陷阱,回撥號碼要問明。
20、防范詐騙,促進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