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來自山西省陽泉市盂縣,現就讀于太原工業學院環境與安全工程系生物工程專業。一直以來,張倩始終相信青春因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大學為我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在這里,我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處事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未來,我會繼續努力學習,全面提升綜合素質,做一個對祖國和社會有用的人。”面對獲評2021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這一榮譽,張倩如是說。
勤奮好學 改變命運
張倩出生在農村家庭,只有父親有工作,而父親在維持一家人生活的同時,還要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爺爺患有糖尿病、白內障、高血壓等慢性病,因脊髓炎導致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長年需要藥物來維持生命。奶奶患障礙性貧血和皮膚病,每年也要花很多醫療費。
這樣的環境,也讓張倩從小就明白:只有努力學習掌握知識,才能改變命運。于是,為了減輕家里負擔,張倩利用暑期兼職。
青年時期學識基礎厚實不厚實,將影響甚至決定自己的一生。作為一名大學生,張倩始終沒有忘記以學業為重。大學三年,她的學習成績、綜合測評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不僅如此,張倩還曾獲得一等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獲評“三好學生”“優秀共青團員”等,并且通過了英語四六級考試、全國計算機二級等級考試、普通話水平測試。
為了能學以致用,張倩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比賽,并且多次獲獎。去年,張倩組隊報名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前段時間已經順利結題,并且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申報了一項實用新型專利《一種廚余垃圾快速降解裝置》,撰寫了題為《廚余垃圾降解微生物生態演變分析》的論文(待投稿)。
在做大創的過程中,通過小組設計實驗、實施實驗、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張倩堅定了一個信念:在大學階段,只有豐富專業知識,打牢基座,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融會貫通,將來在社會上才能游刃有余,才能為國家貢獻力量。
奉獻社會 服務他人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要積極走進社會,走向基層。張倩希望自己不僅讀好課堂上的書,更讀好社會這本“書”。
為此,張倩積極參加了“青年服務國家”暑期社會實踐,通過問卷調查與走訪調查相結合的調研方法,深入了解了科技惠民及鄉村振興戰略下家鄉的發展現狀。
經過一個月的調查分析,張倩發現村子里科技惠民和鄉村振興還有很多方面做得不到位。于是,她把自己的想法對村干部說了一下,他們很贊同,并表示會把她的意見轉達給書記。
在2020年寒假期間,張倩響應疫情防控號召,主動找到村干部,申請幫助村干部做好村里的防疫工作,協助登記外來人員信息。去年,張倩報名參加了在學校舉辦的“第七屆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山西賽區)”賽事服務。
目前,張倩擔任環境與安全工程系學生第二黨支部老師助理,為同學們服務,協助老師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等,幫助黨員、入黨積極分子更好地提高自己,更加堅定黨性、端正作風。
大學生已經成為當代創新創業的主力軍,張倩也深深地感受到創新的重要性。因此,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張倩積極組隊參加各種比賽,以提高自己在其他方面的能力等。
在此期間,張倩曾獲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銅獎、2020年第三屆中國高校智能機器人創意大賽二等獎、2020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山西賽區優秀獎、首屆“青山杯”全國高校外賣包裝創意挑戰環保宣導創意類二等獎等。“這次獲評2021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對于我來說并不是終點,而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和起點,我會用這份榮耀不斷地去鞭策自己,讓自己更加努力,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的發展貢獻青春力量。”對于未來,張倩始終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