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在兩個百年交匯節點,面對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正當其時,十分必要。全國上下掀起了黨史學習教育熱潮,各高校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根本指針迅速行動起來,從開學第一課開始,充分發揮黨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作用,實現立德樹人目標。高校黨史學習教育必須沉下來,沉到教師中,沉到學生中,沉到課堂上。高校教師應該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的主動力,真正做到受教育者先受教育,發揮課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提高政治站位,充分發揮高校教師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的主動力
面對全黨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要求高校黨委在抓好黨員領導干部學習教育的同時,高度重視教師的學習教育,明確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基層黨組織應主動負起主要責任,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做到黨員與教師相結合,把黨史學習教育和日常教學工作相結合。高校基層黨組織要從解決好高校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出發,注重教育和引導教師積極投身黨史學習教育,深刻學習領會黨的創新理論,明確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深刻領會旗幟鮮明講政治、保證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是黨的生命線。作為高校教師,肩負著學習宣傳闡釋黨史的責任和義務,應該努力做到理想信念堅定、政治方向正確、牢記初心使命、弘揚優良作風。
自覺強化黨史學習教育,在學思踐悟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質
高校教師要認清新時代賦予的使命和責任,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教學的根本目標,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馬克思主義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鮮亮底色”映射在各個專業的課堂上,自覺在學黨史、懂黨史、講黨史、用黨史方面起到引領作用。要利用好黨史學習教育契機,把指定的學習資料讀完讀細讀深,并且利用網絡資源強化學習,積極參加各種學習紀念活動,促進專業知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堅持用學術講政治、用黨史增信念,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教師自我修養的必修課,把黨史和學科發展史緊密結合。要自覺挖掘本學科本專業本課程獨特的優勢和典型人物、事件,為學生展現出本學科的發展歷程就是黨的非凡歷程的見證。明確我們的建黨之路、強黨之路和復興之路就是我們專業的發展之路,且在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進程中發揮強大的作用,更加自信作為新時代高校教師的職業崇高和責任重大,更加明確未來發展的方向,進一步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
所學所悟應用到課堂上,實現黨史學習教育目標
作為高校黨員和教師學習黨史知識、領悟思想精髓,將自己所學所悟通過課堂渠道輸出傳授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聽取吸收教師的講授轉化為自己的知識,最后通過自我內化認知逐步強化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只要這樣,才能完成一次學習教育和教學任務,實現教師的職責使命,實現學生的學習目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作為一個受教育者,通過學習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專業水平和教育教學水平,向著“四有好老師”的標準邁進,為今后進一步做好教書育人工作開創新的局面。教育從來都是春風化雨,教師有什么思想就會把什么思想傳達給學生,師者傳道是第一位的,就是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作為新時代的高校教師,一定要放眼全局,面對一個大變革時代,要幫助學生分析時事、解疑釋惑、樹立信心,為黨和國家培養信得過、靠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只要各門課程和思政課程同向同行,才能形成教書育人的協同效應。
加強學生工作隊伍的黨史學習教育,發揮“第二課堂”潛移默化作用
在高校對學生有重要影響的除了課堂上的教師,還有一批學生工作隊伍包括系部副書記、團委書記、輔導員、班主任等其他相關的管理人員。課堂之外,他們承擔著以多種形式開辟的“第二課堂”任務,“第二課堂”在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提高和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不僅僅是“第一課堂”的有益補充,而且是全方位、立體化教育教學構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某些學習教育方面甚至比“第一課堂”的效果還要好。所以,一定要強化學生工作隊伍的黨史學習教育,不僅要抓理論學習,更要抓實踐體驗和組織管理,不僅要聯系實際把黨的歷史向學生講清楚、講透徹、講到位,還要善于組織開展各類校內校外黨史學習教育,廣泛開展各類社會實踐。通過各種實踐活動讓學生明白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教育引導學生深刻認識黨的性質宗旨,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教育引導學生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精神,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激發學生愛黨愛國情懷,凝聚起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高校要扎實抓好領導干部黨史學習教育,扎實抓好教師黨史學習教育,扎實抓好學生工作隊伍的黨史學習教育。要全員覆蓋,營造環境,采用多種形式,讓高校師生從我們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發展和偉大實踐中,認識和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性,認識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不斷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牢固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堅定信念和信心。
(作者:太原工業學院思政部主任劉鳳蘭)
來源:山西日報
鏈接:http://epaper.sxrb.com/shtml/sxrb/20210511/635811.shtml